JCPOA的成功不仅会威胁到油价,还可能导致德黑兰收入基础的增加。
十年间的资本和运营支出合计将达到8100亿美元,这标志着投资从石油和天然气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转移越来越多。预计该地区本十年在海上风电项目上的支出将超过700亿美元,虽然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远低于其他全球地区的支出。
瑞斯塔德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的一份新报告预测,在即将到来的项目激增的推动下,到2030年,海上风电行业的全球装机容量将超过250吉瓦。在中国以外,预计今年亚洲将有大量投资。到2030年,资本支出份额预计将下降到80%左右,因为所有新增装机容量将需要更多的运营支出来运行和维护。随着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越来越多地部署大型风电机组,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事实上,2030年将是一个转折点,届时海上风能资本支出将与海上油气绿地资本支出(不包括勘探工作)持平,约为1000亿美元。
海上电缆约占总资本支出的14%。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花费约1100亿美元。美国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Michael Widmer 5月中旬时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预计今明两年铜市场将出现明显的供应缺口。
各国对电池金属的需求正在迅速上升,而矿业公司启动新供应项目的步伐缓慢,两者之间的差距日益显现,这有可能使锂、石墨或镍等金属价格昂贵得令人望而却步。以吨计算的铜库存目前处于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行普遍认为,当前1万美元/吨上下的铜价太低,未来几年有望冲击2万美元/吨的高位。目前,一些关键金属的供应生产和加工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比如超过70%的钴产自刚果金。
价格上涨将长期化今年以来,铜、钴、锂等金属价格持续走高,截至5月,铜价创下历史新高,钴价累计涨幅已达40%。而如果要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电池金属的供应量较当前供应水平高出6倍。
几个月以来,铜、钴、锂、锡等多种金属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全球碳酸锂供给量仅为108万吨,缺口突破16万吨。加拿大皇家银行预计,钴价有望在12个月内达到28.50美元/磅,并于2024年升至40美元/磅。一直以来,钴价波动很大,2018年曾达到45美元/磅,隔年却跌至12美元/磅的低点,这主要是因为其拥有一条极其脆弱的供应链——全球超过70%的钴产量来自刚果金。
IEA署长毕罗尔表示,加速电动汽车、风电、太阳能的应用和推广,需要以可承受的价格购买关键金属,否则将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巨大障碍。铜是最主要的工业金属,被广泛用于电气、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因此铜价的表现往往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扩张,目前的铜库存可能仅仅能满足三周多的市场需求,全球铜库存‘耗尽风险十分明显。全球主要经济体疫后经济复苏,以及加速推进低碳能源转型,正促使全球对关键电池金属的需求急剧上升。
铜也无法避免库存短期内告罄的风险。铜价超过1万美元水平,会让实现2040年气候目标增加5万亿美元成本。
值得关注的还有钴,今年迄今其价格涨幅近50%。事实上,在主要工业国家寻求开发可靠的金属和矿物供应之际,储备计划能够提供宝贵的缓冲。
全球第二大钴供应商欧亚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宋本表示,低碳经济掀起了史上最大采购订单浪潮,对钴、锂、镍等电池材料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革新,包括改变电池化学性质和提高能量密度,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而使电动汽车等终端产品的价格更加亲民,对矿业公司而言,应该通过可持续地增产和加强行业合作来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在电池的所有成分金属中,钴面临着最有限的供应基础。此外,在太阳能薄膜电池、铅酸蓄电池、制氢催化剂等领域大有作为的锡,其价格10年来首次站上3万美元/吨,5月第二周甚至一度超过这一价格水平,尽管随后有所回落,但仍然难掩跃跃欲试的上涨态势分析指出,从美国墨西哥湾地区海运燃油至纽约地区至少需要6-7日,航运每日运输容量预计总量为30万桶,远不能满足全部需求。为应对此次危机,该公司于8日发布公告称,已主动切断某些系统的网络连接,这直接导致该公司旗下所有输油管道临时暂停,部分信息系统也遭遇停摆。美国东海岸南至佛罗里达州、北至弗吉尼亚州等州多个加油站都出现了无油可售的状况。
内布拉斯加州的共和党参议员Ben Sasse则表示,此次网络入侵表明,在国会即将推出的基础设施支出计划中,应该把加强关键基础设施放在首要和中心位置。他指出:我们不能忽视长期存在的缺陷,这使得网络侵入我们的关键基础设施成为可能。
2018年4月,多家美国天然气管道运营商报告称,第三方电子通信系统遭到了网络攻击,其中有5家天然气管道运营商证实此次事件造成了运营服务中断。分析认为,这也意味着美国东海岸地区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燃油供应。
美国能源部长Jennifer Granholm于11日发布声明称,Colonial Pipeline计划首先恢复其公司正常运营,预计将在数日后全面恢复燃油运输工作。5月14日,美国汽油价格回落约2.6%,降至此前正常水平。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Michael Tran指出,恢复管道运营只是解决危机的开始,为零售加油站补给燃油、恢复全面物流是亟待解决的下一个问题,这场危机远没有结束。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也在此次事件后发布评论称,恶意软件对美国输油公司的攻击,显示出网络恢复能力对能源供应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即便如此,远水也难救近火。正常情况下,该公司旗下输油管道能够从墨西哥湾地区向纽约港等美国东部沿海州每天输送超过250万桶成品油。
在美国燃油出现短缺后,美国汽油期货基准价格一时出现大幅上涨,一度超过3美元/加仑,创近6年来新高。在输油管道公司宣布恢复运营后,美国白宫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现在燃油供应中断的局面已经得到控制,同时美国政府也呼吁美国消费者仅购买所需要的燃油,在供应彻底恢复前不要囤积燃油。
燃油供应完全恢复仍需数日彭博社报道称,为缓解美国东海岸地区的燃油紧缺状况,美国国土安全部甚至破天荒地向外籍货轮发放了临时停靠许可,允许外籍货轮在美国休斯顿港口装卸燃油货物,通过海上将燃油运往纽约地区。美国能源行业研究机构GasBuddy石油分析主管Patrick De Haan指出,除了Colonial Pipeline公司的管网,美国这些区域没有其他的输油方式。
美国多位参议员指出,近年来美国恶意软件袭击事故频发,美国能源基础设施脆弱性凸显。2020年2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就曾发布警告称,一家美国天然气压缩厂遭到勒索软件袭击,并因此关停两天。
东部沿海多州加油站空了5月7日,美国最大成品油管道运营商Colonial Pipeline因受到勒索软件攻击,被迫关闭其美国东部沿海各州供油的关键燃油网络。美国研究机构曾指出,此次攻击是已知发生在美国的对能源基础设施破坏性最为严重的攻击。5月13日,Colonial Pipeline公司宣布已向黑客支付近500万美元加密货币赎金,随后燃油运输管道全线恢复运营。据了解,Colonial Pipeline旗下的输油管道总长达8851公里,承担着美国东海岸地区约45%的燃油供应。
彭博社分析认为,近年来美国基础设施屡次遭到黑客袭击,电网、医院等公共设施系统均遭遇过类似恶意勒索软件攻击,Colonial Pipeline公司此次的遭遇只是最新的一个例子。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Edward Markey在此次事件后发布一份声明表示,由于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人手不足、准备不足,美国的能源运输领域一直存在风险。
据了解,早在1920年生效的美国琼斯法案就曾规定,美国境内航行的船舶必须是美国制造、美国登记,所有权中至少需要75%为美国公民拥有。另外,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也出现上涨,5月8日,美国WTI原油价格上涨至65.46美元/桶,上浮约56美分。
如果缺油持续到5天或更长时间,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可能呈指数级增长。综合多家外媒报道,在Colonial Pipeline旗下管网关停的近一周里,华盛顿特区部分加油站前大排长龙,燃油供不应求。